如何理解Python中的self
在学习如何定义类的过程中,无论是显式创建类的构造方法,还是向类中添加实例方法,都要求将 self 参数作为方法的第一个参数。例如,定义如下 Dog 类:
class Dog: def __init__(self): print("正在执行构造方法") # 定义一个jump()实例方法 def jump(self): print("正在执行jump方法")
Python 要求,类方法(构造方法和实例方法)中至少要包含一个参数,但并没有规定此参数的名称(完全可以叫任意参数名),之所以将类方法的第一个参数命名为 self,只是 Python 程序员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,这会使程序具有更好的可读性。
也就是说,同一个类可以产生多个对象,当某个对象调用类方法时,该对象会把自身的引用作为第一个参数自动传给该方法,换句话说,Python 会自动绑定类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指向调用该方法的对象。如此,Python解释器就能知道到底要操作哪个对象的方法了。对于构造方法来说,self 参数(第一个参数)代表该构造方法正在初始化的对象。
因此,程序在调用实例方法和构造方法时,不需要为第一个参数传值。例如,更改前面的 Dog 类,如下所示:
class Dog: def __init__(self): print(self,"在调用构造方法") # 定义一个jump()方法 def jump(self): print(self,"正在执行jump方法") # 定义一个run()方法,run()方法需要借助jump()方法 def run(self): print(self,"正在执行run方法") # 使用self参数引用调用run()方法的对象 self.jump() dog1 = Dog() dog1.run() dog2 = Dog() dog2.run()
更多学习内容,请点击Python学习网。
来源:PY学习网: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py.cn/article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