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态代理与责任链模式
动态代理和责任链设计模式适用范围广,在Spring和MyBatis有着重要的应用,比如SpringAOP、Mybatis的插件技术,想要搞懂当中的技术原理必须掌握上面两个设计模式。
代理模式可以理解为您要操作一个对象,但是要经过这个对象的“代理”对象去操作。就好似你在一家软件公司做开发,客户发现程序有Bug,会找到商务对接人说,最后商务的同事再找到你去解决问题。“商务”是代理对象,“你”是真实对象。代理模式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,其作用是可以在真实对象访问之前或者之后加入自定义的逻辑,又或者根据自定义规则来控制是否使用真实对象。
静态代理是真实对象与代理对象(Proxy)实现相同的接口,代理对象包含真实对象的引用,客户端通过代理对象去访问真实对象,代理对象可以在真实对象访问之前或之后执行其他操作。假设要你设计一个对外开放的商品库存信息查询接口,并且要限制调用方在一天时间内的调用次数。用代理模式代理库存接口,首先在库存查询前检查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,然后在查询后要记录用户查询日志,以便根据查询次数,判断调用上限。
动态代理是在程序运行时,通过反射机制创建代理对象,实现动态代理方法。动态代理相比于静态代理的好处,是代理对象不用实现真实对象的接口,这样能代理更多方法。因为静态代理是一个接口对应一个类型,如果接口添加新方法,则所有代理类都要实现此方法,所以动态代理脱离了接口实现,一个代理类就能代理更多方法。一些公共代码逻辑也就可以在多个代理方法里复用,例如:数据库事务开启、提交、回滚,这些公共代码都分别是在真实方法调用的前后出现,而动态代理会帮我们把功能代码织入到方法里。在Java中最常用动态代理有两种,一种是JDK动态代理,这是JDK自带的功能;另一种是CGLIB,由第三方提供的一个技术,Spring是用了JDK代理和CGLIB两种,两者的区别是,JDK代理要提供接口作为于代理参数才能使用,而CGLIB不需要提供接口,只要一个非抽象类就能代理,适用于一些不能提供接口的场景。
1. JDK动态代理
(1)定义真实对象接口,因为JDK动态代理要借助接口才能代理对象
public interface SayService { void sayHello(); } public class SayServiceImpl implements SayService { @override public void sayHello() { System.out.println("Hello Friend"); } }